孩子们,你们驰骋在语文的世界里,用绚烂的文字记录最美的青春,这里有你们如花的笑魇,成长的足印。这里是你们播种理想的田野,飞扬希望的土壤。你们带着心灵最初的悸动,描绘世界,描绘生活,用爱和温暖装点属于你们的芬芳。
01
银杏叶落
八年级3班 李思倩
我匆匆地穿过一片枯黄的蝴蝶海,还以为邂逅了零落的春。
银杏树几根干硬的枝丫直直的戳着天空,好像要把天空划出一道裂缝,妄图撕开灰暗的蓝色虚壳,树下几片银杏落叶,把自己埋葬在冷硬的土地。风里充斥着腐朽的发霉味 ,刺激着我略带敏感的红鼻子。
“原来已经是秋天了啊。”
“何止秋天,昨天都立冬了。”
俯身拾起一片银杏叶,刚落的银杏附着着泥土的芬芳。叶子正面光滑如金绢,背面根根脉络分明,我轻抚叶边的咬痕,是日月的痕迹。叶柄中间的沟壑似象征着岁月沧桑不可跨越。
这场风是优待银杏叶的,因他并无冬日的逼人气势就这样将它轻柔的托起。向前,向后,旋转,跳跃徐徐地稳稳当当地落进了土壤的怀抱中。我沿着青石板径一路漫步,似乎就可以这样走完一生一世。置身于这样的满林金黄,黄蝶乱舞,这样的金色天堂,这样的金色仙境,人也像那林中精灵。
黄叶飞满天,叶落时的惊艳,叶落后的叹息,叶落如火,也如寂寞。
树高万丈,叶落归根。银杏叶落,是分别亦是相遇。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我更愿意相信那叶落是漫天黄蝶,是那些充满祝福与思念的心灵在飞。
02
下雨的日子里
八年级3班 李家琦
喜欢下雨的日子,潮潮湿湿的。站在窗前,静静地看着雨水从天上飞奔下来。闻着雨水散发的清香,闭上眼睛感受雨滴打在脸上的清凉。心里也会如这雨天的空气般忧伤潮湿。
不管那雨是淅沥沥地下,或者是哗啦啦地下;也不管是倾盆雷雨,或是绵绵细雨、春雨或是梅雨、急雨……它总是滋润了万物,带给大地无限生机。
福兰克林是因在雨中放风筝而发现了电。灞桥折柳催人别的雨,清明时节的断魂雨,不管是淋在古人身上,或是洒在今人的脸孔,无论降落在任何地方,它都是满含博爱的精神和诗情画意的 情调。
下雨的日子里。乌云遮蔽了天空。随着风到处飘荡,游离在灰暗的空间,最潇洒的莫过于那丝丝缕缕,像雾似烟的雨。她是那么飘逸,那么疏放,在霏霏的烟雨中悠然沉思,你就能体会到人生的魅力。
在雨中,可以独自漫步,真实地感悟造物者的神奇,当然也可以淋得一身落汤鸡后,再喝它两大碗甜辣的姜汤。在雨中,如果能和知己好友共撑一把小伞,紧紧地靠在一起,谈古论今,漫步在古道斜阳下,伞外的世界,是一片迷蒙,伞内是尽情的畅谈。那该是人生一个最大的享受了。
我最喜欢雨的潇洒,说来就来,要去就去,从不留恋什么、也不放弃什么,我更爱雨的豪迈奔放,和那有时的委婉和轻愁,就如同欣赏一件巧夺天工的工艺品,也如同面对着人生的千奇百怪。
"下雨天,留客天……”,"小雨来得正是时候……”在下雨的日子里,曾发生了多少趣事、诗情、画意。因为雨,产生了诸多不朽的文学巨著,带给人们的财富不逊于阳光。
喜欢雨,喜欢被雨沐浴过的花草树木——青翠艳丽,喜欢被雨水浸渍过的土壤――疏松清香。喜欢雨,喜欢雨滴打在脸上的感觉――清新自然,喜欢被雨吻过的痕迹――温馨、甜蜜。我喜欢下雨的日子,也会一直喜欢下去。
03
青山依旧
八年级3班 屈可欣
仲夏夜,月华如水,蝉声片片。我的心好像一盏摇曳的残灯,被微微触碰,灯光早就在婆娑中凌乱。
我的顽劣已不是一两天,母亲为此伤透了脑筋,可父亲却什么也没说,他只领着我来到山脚下。
“这座山不高,不陡峭,就让你妈在山下看着,我们来比比谁能先到达山顶。”他对着山,突兀地说出了这句话。“爬山?”我疑惑,却还是答应了。这山我原先爬过,很熟悉,更重要的是,我不相信我会输给韶华渐逝的父亲。
山就在那里,隐约看得见轮廓。
我疾步跑去,沿着熟悉的路径,一路轻松。父亲竟不甘示弱,紧跟在我身后。我只想着如何甩掉他,一路下来,没爬多远,我的手臂已无故多了几道划痕,脚底已被石子硌的生疼,每走几步就有树枝阻挡。抬头,只见纵横的树枝投下斑驳的阴影,时动时静,忽明忽暗,这暗影唤起了我压抑许久的恐惧。手中手电筒微弱的白光略显苍白,向后看,我望不到他,黑暗与泥土杂在一起,我大抵是怕了,停了下来。
月亮快要隐退了,只留下半轮残月,像是婴儿未长齐的乳牙,呲牙咧嘴的朝我叫嚣,嘲笑着我。我转过头,就在这时,一束白光从我身后遥远的地方亮了,是父亲。他还费力的爬着,可以想到他走走停停的艰辛,大口喘气的样子。我突然想:不如就停下等他吧。
灯还亮着,在我身后。
我伸出手,拉了他一把。
我想输赢或许已不重要了。我那么拼命的甩掉他,以为甩掉他我才能扬帆远航,他们的牵绊只会让我束手束脚。而此刻我明白,我错了。他虽然染上了白发,但却总是一座巍峨的山,无论前路崎岖凶险或是一马平川,这山不会因年华消逝而崩塌。父亲不会挡住我前行的脚步,他会成为我的靠山,坚持,沉稳,是那个只要我回头永远都在的人。
登上山顶,他说,其实,山就那么高。
走过了最艰远的路途后,才发现山就那么高。我读懂了山,亦读懂了父亲的爱。
04
走进苏轼
八年级3班 张欧柔
一袭青衣,峨冠高耸,古朴素雅。如此,便是你的风格。 一一题记
他登山渡江,看天高云阔,尝天下美食。一路风雨万千,幸有佳人陪。他说:“且将新火试新茶,诗酒趁年华。”
这是我眼中的苏轼,在我心目中,他是真正的人。不像李白杜甫一样,他们太过于像神,生活缺了太多喜怒哀乐。苏轼有扬帆直上的豪情,也有失意末路的忧伤。
他将众人生活的苟且活成潇洒。20岁苏轼高中科举,一夜成名。满腹经纶的他原以为会“致君尧舜上”,却不想一场“乌台诗案”让他仕途"夜雨凄凉"。
这让他的生活多了几份柔情,也多几份淡然。初遇被贬,他也经历了忧愁 、痛苦的日子。“寂寞沙洲冷”,他清高且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;他躬耕田园,笑看生活, 将苦难化为豁达和乐观。或许,这正是解局之良药。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他一笑泯千愁,在烟雨迷胧中道尽了千古的真理。
走进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,每每读到这些安闲自乐,充满豪情的诗句,总会不经意间震撼灵魂,感慨苏轼悠然心境。
我走进苏轼,沉醉于“大江东去,浪淘沙,千古风流人物”的激昂;欣赏于他将郁结的块垒、时间的苦楚当做脚底的布鞋、手中的竹杖。
青山苍苍,冰河消融,东坡之风,留存心底。
我对苏轼的喜欢,始于闻说,终于诗词,陷于豪情。
05
下雨的日子里
八年级3班 吴梦瑶
树枝在空中摇晃,树叶摩擦时沙沙作响,地上到处散落着大小各异的水坑,落下的水滴溅起一片涟漪。
下雨了。
运气好的是,在母亲的提醒下,我带了伞。
撑开手中的雨伞,雨滴便斜打在了伞面上,声音淅沥,悦耳动听。
抬眼扫了一圈,有几个人没有带伞,便用手挡住头,在雨中奔跑。步伐沉重,衣服被雨打湿而成了更深的红色,溅起的泥点使他的裤子变得狼狈。
我不禁起了同情之心,也忍不住共情,如果我没有被母亲提醒,是否也要如他们那般努力奔跑?
答案当然是肯定的,没伞的孩子,必须努力奔跑。
这世界上这么多人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。一类是出生就注定不平凡的,家庭和环境,给他们提供了完美的生长条件,就是“赢在起跑线”,他们的生活一旦下雨,就立刻有人为他撑伞,所以他们一路顺风顺水。但大多数属于另一类人,你不得不承认,这世上还是普通人居多的。人生来都是完整的,生活与环境将他们打碎,他们在成长路上淋着雨补全自己,又奋力奔跑,所以在下雨的日子里,他们向前跑。
雨不会因为你的讨厌而停止降落,挫折也不会因为你的头破血流而自行消失。我们都是轻装上阵,所以我们都是没有伞的孩子。雨歪斜着打下来,它无孔不入,倘若将它比作一把剑,那它要将我们打的遍体鳞伤才罢休,为了使伤害最小化,我们就不能站在原地,唯有奋力奔跑,直到雨停,直到挫折不能影响到你的生活,直到即使千疮百孔,仍能笑迎风霜。
无论在什么时候,我们都无法改变环境,所以我们只能改变自己。
有些人天真的认为,他的好朋友,也许会帮他撑伞。但现实是残酷的,你不努力,那一辈子都会淋雨,谁会心甘情愿为你撑伞?
靠山山倒,靠人人走。
在下雨的日子里,风会很大,吹斜树枝,打响树叶。衣服会被淋湿,脚步会很沉重,鞋会变得泥泞。因此,我们要向前奔跑,逃离挫折,奔向雨后出现在天边的彩虹。
06
把握住让梦想成真的机会
八年级3班 林其蓁
冬日下不可跨越的高山
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座不可跨越的高山,内心震撼,惊奇,充满不可思议。
冬日下大山的面貌不显山不露水,神圣庄严,叫人直觉不可侵犯。拔地而起,突兀而立,显出勇猛高大的气势来。远看,山的轮廓似浑然天成,自带美感,树林层层叠叠,绵延上去自带层次感的绘上了冬日山的颜色——枯黄中又不失一丝俏皮绿,山边披着层朦胧的蓝,心底在颤动。
站在山脚下,宛若张着大口的雄狮在向你叫嚣,愈发觉得遥不可及,自更是不可跨越。忽起的北风惊醒了整座大山,林海波涛,汹涌四起。北风,未曾叫我察觉寒意,倒是这山心生寒意。可也怪,自北而南,横跨山河的风,在这山的陪衬下,如此渺茫,那是一种无能为力却又无可奈何,但他似乎传给了我好的讯息,那就是新冠肺炎在前线得到了较好的控制。对于现在而言,似乎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,中国的每个人都希望,也为之努力着。
北风来的更猛烈了,矗立的大山仍然在那儿。可我总觉得山被这巨大而又渺小的风吹的摇摇欲晃。摇摆不定的林木若只是单个便罢了,可这是大片大片的,总让人觉得像狂起的巨浪,忽上忽下,可怕极了。但我们大家不怕,华夏民族的儿女不怕!中国更不会怕!不可跨越的大山成了过去式,高山在中国力量面前溃不成击。
眼被风迷乱了,直叫泪湿了眼眶。又想起愚公移山,难道那座山是不可跨越的吗?《列子》记:“方七百里,高万仞。”愚公可以跨越高山,更可以搬走高山,他的坚定无人可比,无人可及。思及此,我的内心震撼,惊奇,充满不可思议。我抬头仰望着高山,坚定了内心的信念,纵然风吹雨打,艰险不已,那座冬日下不可跨越的高山终会成为过去式!
最后的最后,是踏往翻越高山征途的背影,逐渐模糊、消失……
07
六点钟的太阳
八年级3班 尹怡君
我们追随的光,应是五角星的星光。__题记
十三四岁的年纪,如花似雾美得不可言喻!但我们仍会觉得未来漫长,理想遥远,心中不免迷茫。无妨,请相信自己:你们正如早晨六点钟的太阳,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
"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",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中如此说。迷路中的人需要太阳才能找到方向,困惑的人需要理想的指引才能走出迷茫。"有志者事竞成”,毛主席少年立志“学不成名誓不还”,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,你看那星星之火在华夏的燎原之势,中华民族是否已经崛起?周总理从小立志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,你看今日繁华如斯的十里长街,盛世是否如他所愿?作为少年的我们更应“志存高远”!
"凡事以理想为因,实行为果”鲁迅先生的教导我们当铭记于心。谁曾声震人间,必长久深自缄默,没有奋斗哪有成功?你只知华罗庚是誉满天下的数学家,但你可看到夜半、黎明时他的身影?聪明在于勤奋,天才在于积累。你只知朗朗是颇有盛名的钢琴家,但你可听到清晨、深夜时他的琴声?他的努力让他破茧成蝶,起舞翩翩。作为少年的我们当不懈奋斗,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”。
“少年自有少年狂,身似山河挺脊梁”,少年的肩上有清风明月和国家的担当,我们应当挑起时代的脊梁。少年当日出扶桑,有责任有担当,不因物喜,不因已悲。愿我们都能做清晨中的太阳 ,带领新中国走向下一个辉煌!
08
遇见你,让我豁然开朗
八年级3班 杜思妍
我在最深的绝望里,遇见最美的风景。--题记
窗户闭着,屋子里不见一点光亮。手中握着笔,笔尖与纸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。一摞摞卷子堆在书桌上,我停下笔,房间里静的出奇。用手托住腮,止不住的倦意袭面而来。我移开凳子,准备出去走走。
我走在路上,阳光肆意的撒向我,毫无保留。微风拂过,夹杂着淡淡的清香。常常想为什么要坚持或者说是什么支撑我坚持。父母的唠叨,学业的压力一股脑的砸向我,我撑着,我硬撑着。同时我也害怕着,害怕终有一天坚持不下去,不堪重负的被压倒。我常为这个问题所苦恼。我坚信会有答案的。相信光吗心底一直有个声音在询问着我。我相信我默念着,我相信并渴望着。就如同一颗饥渴难耐的小草,渴望淋一场雨将自己叫醒,绽开属于自己的美好。我总喜欢将自己封闭起来,喜欢设防一道围墙,躲在里面便有一种安宁,稳妥,清静可以自享,但反过来人又不能总守在里面,无尽的黑暗只能与孤单为伴。
走着走着,肩膀被人拍了一下,我呆住,迟愣地回过头,奈何光太刺眼,我始终看不清那人的长相。手掌的余温从肩膀上消失,我转过头,留给我的只有一抹背影,她奔跑着,高马尾随风晃动,我不由想起了曾经的自己,那时的我肆无忌惮的奔跑着。风也迎合着我,我肆意的笑着,仿佛在这世间根本没有烦恼。走着走着,心里亮堂了许多,我笑着看路旁的野花,傍晚的夕阳,这个世界上的所有所有仿佛都能成为我坚持下来的理由。
我明白了,无论多么深沉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,生命本就是一个疗伤的过程,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伤,或许总要彻彻底底的绝望一次,才能重新再活一次。
指导老师:
荣小江,区骨干教师,区优秀教师,高新一中教学楷模,他的课堂饱满而富有激情,主张以读促写,以文载道,他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深挖素材,注重以写实的方式抒发感怀,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,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。